第45章 事实不符_自首
笔趣阁 > 自首 > 第45章 事实不符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5章 事实不符

  题安觉得不对劲,他继续调查许川。

  许川从国外学成归来,在翰兴市人民医院实习结束后,直接成为了心脏科的骨干医生。

  许川年纪轻轻,已经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心脏专家。

  经手的心脏手术无数,发表的论文无数,可以说是年轻有为。

  题安在院长办公室,问许川的情况。

  院长说:“许川实习的时候,就在我们医院。

  他不仅医术高明,医德也高尚。

  在实习的时候,就经常报名去山区当志愿者。

  五一二大地震的时候,也是他第一个报名,带着医疗团赶赴灾区的。

  好像他还曾经帮一个付不起医药费的人家,出了手术费。

  病人们都很喜欢他。他也很有耐心。

  一般医生在治疗结束后,不愿意留病人的电话,嫌麻烦。毕竟病人多了嘛。

  医生也是人,也有自己的生活,不愿意被人经常打扰,也是可以理解的。

  许川不一样,一日是他的病人,终身都能得到他的免费电话问诊。

  这一点我是很佩服他的。”

  题安知道了,大概率许川也是没有受贿的事实。

  他是一个好医生,是一个好人。

  那么同理,于镜是否有婚外情,也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。

  题安想,既然这些不实的消息,都是出自于保姆李姐之口。

  那么这个保姆李姐,李美玲。

  这么污蔑她的雇主,有什么目的呢?

  题安百思不得其解,但他终于抓住一个视频里的漏洞,李美玲有几次买菜的时间,整整比平常多了一个小时。

  通过查看路口监控,发现李美玲这几次,都和一个戴着口罩帽子,穿着连帽卫衣的男人,在路口说了很长时间的话。

  这个男人跟耿波很像。

  那么,许川拿走耿波儿子心脏的事,可能就是李美玲在从中捣鬼。

  她让耿波深信不疑,并慢慢酝酿杀人计划。

  李美玲在耿波行凶那天,走的时候没有带上门!

  门是特意为耿波进入室内开的!

  这个女人太可怕了!

  可是李美玲和于镜一家,有什么深仇大恨呢?

  题安给赵耀打电话,题安郁闷地说:“于镜和李美玲是同学,知根知底,应该比一般人的关系要好吧?”

  赵耀说了一句:“就是因为是同学,才会生出这么大的仇恨吧?

  因为人性中最大的恶意就是,你凭什么过的比我好?”

  题安大惊:“你是说,李美玲有可能,仅仅是因为嫉妒,精心设计了一场谋杀?

  耿波不过是他借刀杀人的工具?”

  赵耀说:“你可以试试,和李美玲的谈话中,激发她的嫉妒,这样她才会露出破绽。”

  题安说:“谢谢你赵耀,我按你的方法试试。

  但在审讯她之前,我要搞清楚李美玲的过去。”

  题安来到了北江市第一中学。

  当时李美玲和于镜的班主任已经退休,题安按照地址,找到了班主任家。

  班主任拿出了高三毕业照,指着于镜和李美玲给题安看。

  她回忆说:“于镜和李美玲在高一的时候,是很好的朋友。

  李美玲性格比较孤僻,不合群。

  于镜则比较开朗,在班里人缘很好。

  李美玲是从县城考上来的,勤奋好学,但基础有点不太行。

  高一刚开始,学习有点跟不上。

  我见过好几次,于镜下课后给李美玲补课。

  到了高二,李美玲的学习成绩,就比较稳定了,和于镜不相上下。”

  题安问:“那高考的时候,为什么李美玲考上了,于镜却落榜了?”

  班主任说:“唉,我听说于镜的爸爸在她高考前,出了一点事,好像是因为贪污受贿,被举报了,不知怎么回事突然去世了。

  这么大的事,很难不影响到于镜的高考。”

  题安说:“于镜之后没有再考吗?

  她成绩不错,复读一年考大学,应该没什么问题。”

  班主任说:“我听说,她父亲的死亡,对她妈妈打击特别大,身体和心理都出了很大问题。

  可能于镜那时候,没有条件继续复读,只能选择照顾妈妈吧?

  而且她那时候,也在为自己父亲的案子,能沉冤得雪而四处奔走。”

  题安问:“您知道是谁,诬告于镜的父亲吗?”

  班主任摇头,“不知道。但当时那件事挺轰动,于镜的父亲是我们北江市市委书记。

  到现在,还有很多人不知道,那件受贿案的结果是什么?

  连我都弄不清,于镜的父亲是不是真的贪污了。”

  题安想,一个谣言一旦被传开,在很多人心中,结果就已经不重要了。

  这就是所谓的以讹传讹,三人成虎。

  真相未明,情感先行。

  村子里有一只狗在叫,其他狗也跟着叫了起来。

  但其实其他狗,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叫。

  于镜的父亲一生清廉,刚正不阿,却被人无故泼了脏水,死不瞑目。

  于镜的母亲受到打击,精神一直很恍惚。

  于镜大学落榜。

  这些举报者是怀着多大的恶意,去做这件事?

  几乎要置于镜全家于死地。

  题安心里有个名字,但他需要证据。

  题安找到了当时收到举报信,对于正进行调查的纪检委书记。

  纪检委书记回忆,当时有很多匿名信,也有几封签了名的公开信。

  纪检委书记痛心地说:“老于是人民的好干部啊,死的冤哪。

  我们调查小组调查发现,那些匿名信中提到的事情,根本就是子虚乌有。

  公开信的缘由,是一个城中村改造,很多人在街上私自盖简易活动房,向政府要房子。

  当时老于负责这块儿,对他们正常要求之外的条件,没有满足。

  他们便联合起来,写了公开信。

  举报老于收了开发商的贿赂。”

  题安问:“那之后真相大白,没有给于正说明情况吗?”

  纪检委书记说:“当时就登报澄清了老于被诬告诽谤,但有几个人还关注案件的真相啊?

  而那些诽谤者,还在叫嚣着,官官相护,一手遮天,还将我也举报到了上一级的纪检委。

  可怕不可怕?

  你看看现在的自媒体,都是所谓的标题党,和断章取义的新闻。

  他们只负责吸引眼球,吸收流量,提高点击率。

  又有谁关注过别人,因为这件事而改变的人生?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87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87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