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0章 阿嫲阿公的家底_重生八零:带着崽崽赶海!
笔趣阁 > 重生八零:带着崽崽赶海! > 第210章 阿嫲阿公的家底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10章 阿嫲阿公的家底

  第210章阿嫲阿公的家底

  大家伙看着童瑶默默不说话。

  杨母忍不下去了,没好气道:

  “你知道收音机多少钱一台不。”

  童瑶肯定回到啊,激动回答:

  “我知道,看牌子的,大牌子两百多三百,杂牌几十块一百块。

  要不要票都差不多这个价格,咱们肯定买大牌啊,不光功能多,还耐用。”

  杨母和童母额角青筋暴跳,童母先开骂了:

  “我看你是最近赚了几个钱就飘上天,家里的狗都喂奶粉。

  你咋那么能呢,我都怀疑你投错胎了,上辈子是千金大小姐吧,这辈子投胎成我闺女真是委屈你了。”

  童瑶被骂得摸了摸鼻子,小声嘀咕:

  “谁说的,上辈子我也是从你肚子里蹦出来的。”

  最后这句童瑶感觉自己被搞连坐:

  “再说,家里的狗喝奶粉又不是我喂的,是屋里那个小祖宗喂的,你骂他去,骂我干啥。”

  童母耳尖的听到她这一大段话,气得肝疼。

  还好嫁出去了,不然留在家里她得提前更年期:

  “你是他娘,我不骂你骂谁,老话说子不教,母之过,俊俊就是被你带得不知柴米油盐贵,花钱跟流水似的。”

  杨母听得爽极了,亲家母真是想她所想,说她所说。

  这位亲家母能处、以后还得好好处!

  童瑶差点笑出来,老娘既然还挺有文化,老话都改了:

  “娘,人家是子不教,父之过,就算是母之过,那我这样,还不是你教出来的。”

  “噗嗤!”童翔抱着收音机没忍住笑了出来。

  立马被老娘瞪了一眼,吓得低头不敢再笑,生怕引火上身。

  童母站起身想去拿扫把揍一顿在说,童父拉住人,维护闺女:

  “哎呀,别生气,都说富养女,穷养儿,咱们家虽然是农民家庭,但就这么一个闺女,不疼她疼谁。”

  童父说完又和杨母道:

  “亲家母啊,我家女儿这性子从小就被我们惯出来的,自家孩子自家疼。

  你也有闺女,咱们成为亲家几年,我是发现了,阿英性情和人品那么好。

  当初要娶你家闺女的年轻小伙怕是从家门口排到镇上咯,最后嫁给村里收购点的阿富。

  你女婿家里条件多好啊,这就能看得你家闺女从小到大被你教育得真好。

  这见识,没有从小的富养,早就被村里毛头小子骗去咯,是吧。”

  要不怎么说童父会说话情商高呢。

  这番话让杨母听得通体舒畅,同时还对童瑶的更疼爱了。

  是啊,自家闺女自家疼,人家捧在手心的姑娘嫁到自家臭小子,又生了那么可爱的小祖宗。

  如今阿瑶要照顾孩子又要出海养家。

  自己要是不心疼,多该死啊。

  杨母用怜爱又心疼的眼神看向童瑶。

  月光太亮,童瑶视力又好,扭头一看,吓得差点卧槽了出来。

  她婆婆啥时候用过这眼神看过人啊,让她浑身泛起鸡皮疙瘩。

  童瑶搓了搓胳膊,感觉对自家老爹的口才佩服得五体投地,不由道:

  “爹啊,你是不是专攻心理学啊。”

  ——不然怎么会拿捏人心得如此精准。

  童父听不懂啥意思,不过不妨碍他继续开口:

  “阿瑶啊,收音机爹就不买了,家里的情况你也知道。

  不过嘛,你有闲钱倒是可以买一台。

  钱嘛,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,买了一台回家,你们出海多方便。

  你阿公阿嘛在家里无聊了可以听,老人家就应该多享受,是吧,亲家母。”

  杨母在旁边狠狠点头。

  童瑶更是大声鼓舞:

  “对,买买买,爹,明天咱们去县城就搞一台,中秋节先放给爷奶听,回来了再拿回来,阿公阿嫲继续听!”

  童瑶算了算家底,买一台可以,两台估计谁都不答应。

  她转念想起生蚝珍珠,看看卖得多少钱,要是价格不错,倒是可以买两台收音机。

  家里爷奶从小到大对自己那么好,不能只顾着阿公阿嫲,自家爷奶也要孝敬。

  哎呦,童瑶这么想完,觉得现在的自己,真是太孝顺了,太优秀了吧。

  童父坐在凳子上笑眯眯的点头。

  阿嫲哎哟一声,直接站起身。

  拉开院子里的灯线,不等众人问她去干啥,小脚跑得飞快回屋。

  等出来时,拿了巴掌大的布包,她布满皱纹的双手,小心翼翼的拆开。

  里三层外三层的布被拆开,里面是一叠钱还有一对银手镯。

  这对银手镯是杨溪俊薅来的,由于被他砸过,上面有几条划痕。

  阿嫲笑眯眯的递给童瑶:

  “阿瑶,你数数,阿公阿嫲家底都给你,看看够不够买。”

  童瑶看了看阿嫲充满疼爱的眼神,脸上泛着自豪的笑意。

  童瑶眼眶红了红,没说话。

  沉默地接过布包,数了起来,阿嫲和阿公脸上的笑容更大了。

  童瑶用得上他们老两口就好,他们可厉害了呢。

  十五张大团结是童瑶分钱的时候给的。

  有一百块是童瑶上次分钱给的。

  还有一些1-2块面值的票,再加上毛票分票一共有一百八十块两毛八分钱。

  这就是两个老人家的家底。

  一辈子为儿女奔波劳累,大部分钱是童瑶给的。

  仅有十多块钱是自己省吃俭用存下来的。

  不怪老人家疼童瑶,哪怕是儿子儿媳、孙辈们都没有童瑶对他们老两口那么细心。

  不管是物质还是陪伴,都给了老两口。

  阿嫲还在旁边笑呵呵道:

  “本来还有多了五毛的,这几个月带咱家俊俊去小卖部给花掉了。

  不光给他买点吃的,偶尔家里其他娃娃看到也闹着买,一来二去的就没咯。”

  阿公在旁边支持道:

  “平时咱俊俊懂事,不会闹着买,时不时才带他去,小娃娃嘛,哪有不喜欢吃零嘴的,偶尔吃点没事。”

  阿嫲想到了啥,突然哼了一声:

  “家里几个孩子的娘倒是抠门,逢年过节也不见给点红包给我们老两口,这不就是阿瑶请他们孩子吃吗。”

  人心都是偏的,阿嫲年纪也七十了。

  偶尔也会跟个孩子似的不高兴,会钻牛角尖。

  阿公倒是在旁边劝道:

  “都是自家孩子,咱们平日里偶尔织渔网也能赚点,买就买呗,一家人计较那么多干啥,计较多了自个还恼火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87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87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