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8章 角力(一)_度韶华
笔趣阁 > 度韶华 > 第408章 角力(一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08章 角力(一)

  哪里还用等日后,现在就不同凡响了。

  崔平目光一闪,低声道:“郡主为他请封爵位,为此还要捐献一大批军粮。朝堂里为此事争论不下。我们且耐心等着看着,朝廷的封赏应该很快就来了。”

  “至少也是个男爵,要是运道好,被封了伯爵。我们博陵崔氏一门,也跟着扬眉吐气。”

  博陵崔氏是北地豪门,可惜,这数十年来没有真正惊才绝艳的子弟。官职最高的,如今也就是三品刺史。到了崔望这一辈,连个进士都没有。这对一个家族来说,无疑是一个不太美妙的信号。

  谁能想到,一个半路认下的“崔家子弟”,竟这般有出息。

  崔望羡慕不已,低声叹道:“崔渡有本事,也有运道。当日若不是郡主收容,换了别人,他哪有出头之日。”

  千里马常有,伯乐才真正少见。

  崔平也叹了一声:“可惜,崔渡不是真正的崔家人。不然,我怎么也得将他带回博陵郡去。”

  现在嘛,沾一沾光也就不错了。

  崔平想了想,嘱咐儿子:“你多和崔渡亲近。若是朝廷封赏顺利,以后你就留在崔渡左右。”

  这是来之前就说好的事,崔望没有反对,点点头应下了。

  说来遗憾,崔平当年考中举人后,在科举一途上再无寸进。到了崔望,勉强考了个秀才,还得靠家族暗中筹谋出力。没有读书天赋,也是无可奈何的事。所以,就得另辟蹊径,走一条务实的路。

  崔家决心要在南阳郡下注,自然要表露诚意,这不就将长房嫡长孙送来了?

  ……

  与此同时,郑宸王瑾一行人终于抵达京城。

  御林军们自去军营报道,郑宸王瑾连家也没回就进了皇宫。

  太和帝亲自迎了出来,伸手扶起风尘仆仆满面倦色的两人:“快些起身。一别半年,朕日日惦记你们。你们总算回来了,快些进去说话。”

  一同读书一同长大的好友,情谊自然不同旁人。太和帝眉眼间皆是喜色。

  郑宸王瑾谢了天子恩典,随着天子进了殿内。

  李博元冲他们两个挤眉弄眼,张口调侃:“我五日前就回京了。你们两个不约而同,半途都拐去南阳郡,耽搁行程了。”

  王瑾神色不变:“路上缺粮,正好经过荆州,就顺道去了一趟南阳郡。”

  郑宸眉头未动:“我在回途中遇到一伙流匪,有几十个士兵受了伤。去南阳郡修整几日。”

  得了吧!你们两个什么心思,谁还不知道啊!

  李博元心中哂然,面上却未流露,只笑了一笑。

  一旁的高凉王世子姜颐笑嘻嘻地插嘴:“快些说说南阳郡到底是什么样的?”

  太和帝也笑道:“朕不能离京,也没去过南阳郡。你们说来给朕听听。”

  郑宸出人意料地没有争抢,将表现的机会留给了王瑾。

  王瑾半点没客气,张口说了些南阳见闻。着重描绘了南阳郡百姓安乐富足的一面,对崔渡的田庄更是赞不绝口:“……崔渡此人,确实有大才。臣在田庄里,见到了改良后的各式粮种,见到了在冬日也能长势良好的蔬菜瓜果。”

  “南阳郡有今时今日,崔渡要居首功。”

  这年月,有余粮才有充足的底气。

  郑宸淡淡瞥王瑾一眼。

  王瑾心想你看不看的,我也得说实话。情敌是一回事,崔渡有大才是另一回事。

  李博元和姜颐听得好奇,连连追问。王瑾便细细说了一回。

  太和帝不知想到了什么,忽地长叹一声:“你们两个刚回来,还不知道吧!韶华堂妹写奏折为崔渡请封,朝堂里为此事争论不下,朕头痛得很。”

  郑宸不失时机地刺王瑾一回:“想来是丞相大人不肯点头了?”

  此事太皇太后不会反对,太和帝也乐意。如此一来,太皇太后党羽都会支持。持反对态度的,当然就是王丞相一党了。

  太和帝下意识地看王瑾一眼,略一点头:“王丞相以为,崔渡确实立了功,朝廷可以破格封一个子爵。”

  “韶华堂妹前些日子又上了奏折,说愿意捐赠十万石军粮。又在奏折里言明崔渡的功劳,足以封侯爵。”

  侯爵?!

  王瑾一愣,反射性地接了话茬:“崔渡还没成年,封侯爵是不是太过了?”

  郑宸目中闪过一丝幽暗,淡淡道:“朝廷不封这个侯爵,南阳郡的十万石军粮是不是就会成一纸空文?”

  这等事,大家心里有数就行,就别说出来了好吧!朝廷不要体面的吗?

  太和帝咳嗽一声,瞥郑宸一眼:“十万石军粮不是小数字,南阳郡总要筹措一段时日。不过,韶华堂妹既然应下了,断然不会以此事要挟朝廷。”

  所以说,连天子的心都偏了。这件事,十之八九都能成。

  一想到那个笑起来格外讨厌的少年,很快就要被朝廷封赏,成为大梁历史上最年轻的侯爵,有资格和姜韶华并肩而立……一股无以名状无法抑制的怒火在郑宸心头蔓延。

  然而,此时此刻,他什么都不能说,什么都不能做。

  他只是一个中书舍人,上面有亲爹安国公,还有太皇太后压着。所谓的太皇太后一党,现在还轮不到他说了算。

  太和帝的声音在耳畔响起:“这件事暂且不论。你们两个远道而回,一定疲累得很。先回去歇息两日,再进宫来当差。”

  郑宸回过神,和王瑾一同拱手领命。

  两人离宫后,一个回丞相府,一个回国公府。各回各家,各见各爹。

  先不说王瑾这边,且说郑宸,回国公府后,受到了郑家上下热烈的相迎。身为郑家嫡子,做了半年钦差回京,这也是应有的待遇。

  郑宸心情不佳,和家人寒暄几句,便去了安国公的书房。

  门一关,父子两个说话就直接多了。

  “你为何去南阳郡?”安国公板起脸孔,一脸不赞成:“姜韶华再好,也做不了郑家儿媳。她是要留在南阳郡招赘进门的,你难道想抛下郑家和大好前程,去做她的赘婿不成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87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87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