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4章 相伴(一)_度韶华
笔趣阁 > 度韶华 > 第364章 相伴(一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64章 相伴(一)

  正堂里,姜韶华和崔渡四目相对。

  距离上一次相见,已经悄然过去两个月。这两个月来,姜韶华忙着巡查军营巡查安顿的饥民,顺便还处置了一个赵主簿。崔渡也没闲着,又教出了一拨前来田庄培训学习的农夫。

  别人不知就里,唯有他们两人对彼此间的尴尬微妙心知肚明。

  “郡主别恼了。”崔渡上前两步,主动打破沉默:“我的出身来历,这世间唯有郡主知晓。我的性情脾气,郡主也最清楚。一时胡言乱语,郡主别放在心上。”

  姜韶华看着崔渡坦然认错的俊秀脸孔,沉默片刻道:“也不全是胡言乱语。”

  崔渡眼睛悄然亮了一亮,却没再说什么。

  便是在后世,谈及这等敏感话题,也是大忌讳。大梁是等级森严的封建朝代,姜韶华承袭了祖父的爵位,也就是大梁藩王,有些事放在心里想想也就罢了,一旦诉之于口,就是大逆不道之罪。

  他吃了一回教训,现在也知道沉默是金的道理。

  姜韶华看崔渡一眼,随口扯开话题:“你怎么忽然来博望县?”

  崔渡咧嘴一笑:“郡主第一次写信给我,我一个激动,就忍不住来了。”

  姜韶华失笑:“南阳郡新粮大丰收,一半都是你的功劳。本郡主写信褒奖你一二,也是应该的。”

  那怎么能一样。

  崔渡笑道:“对郡主来说,这是对臣子的褒奖。对我来说,意义不同寻常。我一个按捺不住,就来见郡主了。”

  姜韶华:“……”

  很难想象,前后两辈子加起来近三十岁的男子,会有这般清澈又热忱明亮的眼神。

  姜韶华难得有些微妙不自在,下意识地避开了他的目光:“你来南阳郡三年多,一直待在田庄里忙碌。这回难得出来,正好休息一段时日。顺便陪本郡主一同巡查。”

  崔渡心花怒放,连连点头:“我也是这么想的。各县土壤气候不同,耕种情形也各自不一样。我正好做个检测。”

  “明天我要进矿山,你也一同去。”姜韶华道。

  崔渡对政治确实不敏感,压根不知郡主这一举动代表的信任和器重,爽快地应了。

  姜韶华见崔渡这般坦荡,不由得一笑。人和人相处,既有眼缘,也要看彼此性格是否投契。

  崔渡从天而降掉在她面前的那一刻起,似乎就注定了她和他之间牵扯不断的缘分。这三年多来,她对他当然一直都是不同的。

  崔渡的能耐本事当然是一个重要原因,更重要的是,在他面前,她能卸下郡主的身份,就像一个寻常少女。

  事实上,他口中尊称郡主,态度却磊落坦荡,既不卑躬屈膝,也不阿谀谄媚。这样的态度,让人十分自在。

  “对了,我还有一个好消息禀报郡主。”崔渡兴致勃勃地说道:“这两年来,我一直在进行麦粟稻豆的品种改良。北方缺水,种植水稻不易,豆种进展也缓慢。麦和粟倒是都有收获。”

  姜韶华一听这话,顿时来了兴致,招呼崔渡坐下细说。

  粮种改良是个技术活儿。崔渡一点都不藏私,细致地和姜韶华说了。姜韶华听懂得不足一成,不过,她很有耐心地聆听,并不打断。

  崔渡说得口干舌燥了,姜韶华很顺手地拎起茶壶,为他倒了一杯茶。崔渡也很顺手地拿起茶杯,一饮而尽:“请郡主再来一杯。”

  姜韶华失笑,也不和他计较,为他又续了一杯茶。

  崔渡喝完茶水,润了嗓子,又说了半天。

  姜韶华听完后若有所悟:“所以,明年开春,就有全新的麦种和粟种了?”

  崔渡笑着应是:“这两年大旱,又闹蝗灾,整个北方都缺粮。南阳郡全郡推广新粮,田里种的都是玉米和红薯。等熬过今年,明年光景慢慢好起来了,麦粟也该种起来了。”

  说到底,百姓还是习惯以麦粟为主食。在温饱有保障的前提下,粮食品种越丰富越好。

  姜韶华笑道:“怎么种田,你是行家。这事你来拿主意。”

  崔渡理所当然地点头应下:“好,今年试验田里的收成,全部拿来做粮种。我算过了,粮种发到各县,每一户百姓领新粮种,大概能种两亩到三亩田。剩余的农田,还是种玉米红薯。”

  “这么一来,粮食总量上来了,种类也丰富了。等明年收成后,粮种充足了,百姓们就能随意耕种了。等有了余粮,郡主还可以将改良后的粮种通过汤家粮铺推广出去……”

  “你说这么多,我其实不太听得懂。”姜韶华忍不住插嘴:“你就直接告诉我,改良过的麦种粟种亩产量能到多少?”

  崔渡想了想答道:“试验田里精耕细作,农肥施得足,亩产量能达到七百斤。普通百姓种田,达不到这样的产量,不过,粮食多收三成到四成是没问题的。”

  话音一落,他的手就被握住了。

  那只手,纤细白皙,却又格外有力,紧紧抓着他的手。

  崔渡心里猛然一跳,耳后腾地红了。

  “崔渡,你真是我的福星。”姜韶华双眸灿若繁星,嘴角高高扬起,十分愉悦。

  崔渡深呼吸一口气,将激烈的心跳按捺下去,正色应道:“郡主是我的救命恩人,对我信任器重。我崔渡能在南阳郡生根立足,都是郡主的恩赐。为郡主当差做事,是应该的。”

  “更何况,这是我生平最大的志向。我喜欢培育改良粮种,我热爱种田。能让百姓都填饱肚子,就是我最乐见的事。”

  姜韶华攥着他的手,就如攥着一颗稀世珍宝,笑意盈盈地说道:“我也盼着大梁百姓永不再饿肚子。那就让我们共同努力,一同实现这个理想。”

  崔渡重重点头,暗暗盼着此刻凝住。

  可惜,郡主激动过后,情绪很快平息,抓着他的手也悄然松开了。说起了明日进矿山事宜。

  崔渡听得心不在焉,不时悄悄摩挲一下手指。指尖似还留着片刻前的触摸和温度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87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87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